中文 / 英文 / 日语

案例中心案例中心

这个冬天寻艺广州在公共空间与家对话——城市艺向:展览“来处”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拼音排序):何健翔、胡庆泰、胡尹萍、侯莹、蒋志、李景湖、梁硕、马秋莎、孙宇、叶凌瀚、张爽、张小川

  每当寒风渐起,候鸟便会成群结队飞往温暖的南方越冬。艺术圈的气候也如大自然的节律一样,当冬季到来,温暖宜人的南方便会显现出格外的生机,各种不一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层出不穷,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和本地的公众共享收获的现场。

  11月26日下午,先于2018广州设计周开幕日一天,设计周的特别项目“城市艺向”率先在广州太古汇启幕。该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被认为是广州年底在公共空间发出的最强音之一。“城市艺向”由广州设计周联合发起人张卫平先生担任项目出品人,艺术公共化推动者杨青女士担任项目总策划及展览单元策展人。项目由一个艺术展览“来处”、一场高峰论坛和一次大湾区艺术行构成,展览“来处”还针对市民推出“艺术家讲座”、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导赏”和“工作坊”等多个公教项目。

  2018年11月26日,“城市艺向”之展览“来处”开幕,项目团队与艺术家合影

  如果说12年为一个轮回,创始于2006年的广州设计周今年正值一个新的开端。作为中国顶级规模的以“设计+选材”为策展主题的博览会,2018广州设计周也力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书写创造性的新篇章,期冀在艺术、设计、美学、生活等方面延展自身的影响力,除了为本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和资讯,也吸引普通公众来到设计周的展会和活动现场,了解并参与这一与提倡当代设计和提升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盛会。

  “城市艺向”的展览“来处”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尝试。与设计周大部分展示内容从产品和材料的角度对家进行诠释不同,艺术展览“来处”则邀请12位艺术家从精神层面对“家”给予别样的解读。“城市艺向”项目总策划杨青这样表示:“‘家’是一个具有双重象征意义的词汇,它既是具体而微的物理空间,容纳了身体,给日常以居所;也是情感与记忆的精神空间,蕴含了温度,给灵魂以栖息之地。每个人都是从‘家’的精神母体当中孕育和出走,带着‘家’给人的难以摆脱的烙印和记忆,‘家’意味着你的来处。”这便是展览标题“来处”的由来和参展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向。

  近年来在中国,公共艺术成为一个显性话题,在以城市商业空间为主的公共空间,艺术有了美术馆、画廊、艺博会以外的生存形态和展示场所。不同于美术馆、画廊、艺博会以艺术品收藏、展览、销售和艺术公共教育为目的,城市商业空间与艺术的联姻并不总是以艺术本身为目的。无论是开设于商场、酒店内的美术馆,还是散布于商业空间入口、中庭、长廊、电梯等候处的艺术作品,艺术似乎都带上了一种为商业站台的姿态。如何在商业性公共空间保持艺术的独立性,在为商业增色的同时,真正为艺术发声,成为当下的城市公共艺术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对于在公共空间做展览,策展人杨青有其深思熟虑:“白盒子空间和公共空间做展览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在公共空间做展,我们仍旧是得拿一些普世问题来架设桥梁,把观念隐藏在里面。艺术家和观众若无法建立一个可以共通的对话机制,那么在公共空间的交流就是无效的。”

  张小川,《飞行的种子》,传统纸扎工艺、竹架、金属框架、手工铸糊,2018,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图中装置与右侧墙上图片:梁硕,《梁闻道小屋》,装置,木材,2012至今,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图右装置:李景湖,《栖息》,木家具构件、手机、钢管,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城市艺向”以艺术与城市的公共联动为目的,展览“来处”虽然也发生于商场,但却以在公共空间进行一场专业的艺术展览为宗旨,可谓是让艺术进入公众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为此,策展人所选取的艺术作品并没有一味表现温馨美好、光鲜高级等商业经济价值取向的对家的设定,而是寻路于艺术家私人的精神地图,将这些与家的空间、家庭情感联系、个人记忆、时代回响、传承中的更新相关的真实与琐碎娓娓道来,以一种丰富立体的样貌赋予观众全新的认识,触发他们不经意的感动。随着上升的自动扶梯逐渐接近“来处”的展览现场,首先闯入视线的是悬挂于玻璃天顶之下的巨型装置《飞行的种子》,设计师张小川以流传于广东佛山地区的以竹篾为骨架的纸扎工艺创作了巨大而轻盈的种子,你能想象这些种子依靠翕动的翅膀在空间中游曳,从来处寻找归处,充满奇幻色彩。

  梁硕的《梁闻道小屋》以他的话来说,只是发生于他和儿子梁闻道生活里的一件事,是否属于艺术作品并不一定。2012年,因为参加“造空间”主办的“包装箱计划”,梁硕得到了一个长宽高为170cmX170cmX180cm的木质包装箱。在之后的几年,这个安置于梁硕工作室的包装箱按照梁闻道的需要,父子俩一同对它几次改装,梁硕更是把梁闻道戏称为自己的“甲方”。随着梁硕工作室几次搬迁以及场地缩小,包装箱也由户外的树屋变作空中储藏室、迷你卧室,随后搬到了新工作室的室内和仓库中。在这过程中,孩子的世界渐渐变大,小屋的天地变得窄小。直到2018年8月在木木美术馆的展览上,这个被闲置的小屋再获新生,梁硕和儿子在10天时间内完成了小屋四壁、地板、天花板的壁画绘制,画面内容即是这个包装箱经历的变动,而更深层次的则是父子俩的共同回忆。至于未来,当梁闻道长大以后,甚至到了梁硕现在这个年纪,他会怎么样看待这段父子之间因一起动手做事而共享的经历,这并不是梁硕所能预测的,但梁硕相信时间和因缘总会推动着某些故事与变化的发生。

  胡尹萍,《小芳》,事情,影像,2015—永远,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胡庆泰,《室内及携至室内演变》,单频录像,彩色、有声,2018,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胡尹萍的纪录短片《小芳》有几分中国现实版的《再见列宁》的味道,但事件的走向与电影结局中的恍然梦醒截然不同。2015年,艺术家回四川老家,发现母亲将大量业余时间投入毛线编织却一度觉得失去自我价值,于是她拜托朋友假借“小芳”之名收购母亲编织的已无销路的毛线帽。金主“小芳”注册了公司,不断追加订单,甚至影响了整个小镇的老年阿姨们一起参与编织手工毛线帽。在后续过程中,母亲学会了用微信和“小芳”洽谈生意、上淘宝网采购毛线、寄快递、使用网上银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虚构的市场购买关系之下,母亲和小镇阿姨们可以彻底放飞自己的创造力,就像胡尹萍母亲所说的:“世上有,我就不织,我就要织随心所欲的帽子。”随心所欲的帽子飞出了内陆小镇,飞到了首都北京箭厂空间的艺术展上,飞出了国门,飞到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FIAC艺术博览会和美国的反对特朗普歧视女性的“粉红帽子”大。目前,胡尹萍拒绝了电视等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她的母亲和小镇阿姨们依然在为“小芳帽子编织团队”努力工作。《雪白的鸽子》是《小芳》的续作,展示了小镇阿姨们为一场伪造的法国比基尼大赛而创作的毛线编织比基尼。

  与《梁闻道小屋》的自然发生和《小芳》的弄假成真相比,胡庆泰的录像《室内及携至室内演变》更松弛随性,作品有意排除了他人所预设的意义,而把艺术家的自我摆在中心地位。胡庆泰在几分钟的短片内,以略显简陋的拍摄手法,在临时搭建的粗略模仿艺术家真实住宅布置的假室内,以不标准的普通话絮絮叨叨地讲述,介绍了艺术家对其居所的使用和偏好。录像大部分镜头采用手持拍摄,艺术家本人就没有以面部出镜,更多时候是艺术家手中的一根从环卫工人的大扫把中捡来的竹条敲敲打打,指引着观众去注意它指向的细节。胡庆泰从墙边的一棵金钱树盆栽讲起,到以一个假人演示他喜欢的坐姿,再到向一个假想敌咆哮宣示对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行为方式的主宰权。而讲述的语言也从一种自然科学教科书式的刻板逐渐放肆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露与宣泄,作品的节奏也从开头处的平缓乏味急转为激烈的高潮。胡庆泰长期关注住宅、住户行为波动及室外之间的关系,虽拍摄的对象是一件陋室,却解决方法却颇为高明,甚至带有无厘头效果。

  侯莹,《归》,现代舞,时长20—30分钟,表演于展览“来处”开幕,城市艺向2018 图片提供

  整个展览以现实主义、不完美和温情有效化解了商业化的场所对艺术的利诱,使展览现场成为一个能令观众在不期而遇时有所感动和内省的精神场。展览亦精心利用了商场的现实空间,在户外天台展示了建筑师何健翔的木结构小亭《墟·构》和艺术家张爽以质朴的建材丝网制作的多件成组装置《透明体》,不动声色地将设计、艺术和生活融合为一个人性化的场景,在观众观看、体验完全部作品时,丝毫不会有从展览中离去的感觉,只会更真切地体会到身处同一时刻,空间、他人与自我的无形联系。这也是“城市艺向”项目初衷的一种具现。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广东地区素以能工巧匠而闻名于世,木雕、石雕、瓷器、象牙雕等传统工艺各成一绝,“广州制造”始终以其美誉引领中国的风气之先,带动整个城市与地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之势。广州设计周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现如今更延续了广州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如广州设计周联合发起人、“城市艺向”出品人张卫平所说:“广州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在中国设计被视为一种国家竞争力而受到瞩目的时代,城市本身就应该开拓创新创造型行业之间的交流,以自由和开放的城市精神,为公众带来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心形木盒PNG图片素材下载_木盒PNG_熊猫工作 下一篇:6月新规要来!触及快递 强制性国家标准! 禁用有害资料保安全